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陈福民以文字绘“中国江山图”,阿来、罗伟章

学者陈福民是多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最近,他为自己的新书《北纬四十度》在2021天府书展上举办了发布会,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奖得主罗伟章到场。

活动现场

陈福民,1996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工作。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目前致力于边疆史地研读与写作。

陈福民:

从小爱好收集地图,随笔希望绘制文字版中国江山图

“我最新的一部随笔集名为《北纬四十度》,不仅是对过往经验的回顾,也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的致敬。”

谈到创作这部书的缘起,陈福民说,他从小有看地图的爱好,搜集各种地图,地图上那些经纬线是那么迷人,自己每天抱着看。这个习惯保持到现在,出差总要设法买一份当地地图,久而久之家里积攒了很多。

新书封面

他认为,“北纬四十度”确实是一条神奇的地理带。它不仅时断时续地连缀起了中国的长城,还就此区隔了北方与南方不同的气候、海拔、地貌与不同族群的不同生活方式。

正是这一疑惑,促使陈福民开始有关“北纬四十度”的阅读和写作。他希望以北纬四十度为视角,用文字绘制一幅“中国江山图”。

阿来:

过去我们对长城的理解很狭隘,这本书让我们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老婆问我这些书怎么放?我说把它放在沙发边,因为放在沙发边和放在床头的就是我要读的。”阿来说,一个月前,陈福民把这本新书寄给他,他认真读了,并想起了自己曾经去河西走廊行走,随身带两本书,一本是英国人斯坦因通过考古发现,在书里说了很震撼的一句话:“汉代的长城是用来前进的,它是一个军事堡垒,也是它的军事供给线。”

阿来说,我们总认为中国人修长城是防守,但斯坦因讲的这个东西更激动人心,原来长城是用来前进的,“我们对于长城的理解多么狭隘啊!大家知道,我们今天中国的历史书或者说我们对历史进行现场考察,我们把它叫做田野考察,再结合文献,站在断墙上,对着夕阳西下沉思一阵子,我们需要有细节的历史,不光是别人给我们结论的历史。那么北纬四十度,以及伴随着在北纬四十度上蜿蜒起伏两千多年的长城,通过今天在现场的解读,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活动现场

罗伟章则表示自己切切实实读了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后,感受到北纬四十度真实的存在,北纬四十度的风、气候和风俗都在。他认为本书中讲述的历史是有根的,是生长的,是有活力的一种文化,这本书虽然是写历史,但是感觉它像水一样,不断涌入,涌入到今天。

很多作家给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评判的时候首鼠两端,感觉不敢有见解,而陈福民下笔是坚定的,没有模糊处理那些判断,罗伟章说这是最打动他的地方。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上一篇:工作坊︱明清西南政治地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