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云南德宏民警王玉鑫:10年助学情 大爱青春撒边
他通过互联网发起“网络慈善”行动、建设“网络慈善书屋”,长期帮扶困难学生;他用10年青春,播下爱的种子,汇聚了一个个爱心力量播撒到边疆,只为孩子们走出大山……提起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盈江大队民警王玉鑫,他是许多孩子心中的“阿鑫”老师,身边战友称他“中国好人”。
10年来,王玉鑫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警官,荣获“德宏好人”“德宏州道德模范”“德宏青年五四奖章”,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近日,共青团云南省委、省青年联合会联合授予他“云南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工作中的王玉鑫
梦之始,是一片赤忱
2011年6月,刚从警校毕业的王玉鑫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工作,毅然选择参军入伍。他告别家乡、远离亲人,从天府之国来到滇西边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
初到苏典,担任社区民警的王玉鑫在走访中发现,这里有一所名叫帕蚌小学的学校,距离中缅边境10公里,有200余名学生挤在破旧的教室,午餐是炒土豆,寒冬里穿着单衣和凉拖鞋,眼前的一幕让他五味杂陈。
2012年冬天,王玉鑫同战友前往学校看望孩子们,决定对3名困难学生进行帮助,并每月资助500元。
那时困难学生多,点滴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为此,他通过网络的力量发起爱心捐助行动,一大批网友伸出了援手。2012年年底,王玉鑫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正式开始了“网络慈善助学”之旅,借助网络的力量组织开展捐资助学、助残帮困等公益活动。
在王玉鑫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心物资汇聚而来,爱心公益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一对一”帮扶、募捐新年新衣、捐赠图书室、设立助学基金、“边疆暖冬行”等一系列爱心活动相继展开,声势浩大的“网络慈善”也从苏典乡辐射到了周边乡镇。
“我会坚持把这事做下去,让第二故乡所有困难孩子有学上、有笑脸、有新衣服穿、有课外书看、有尊严地生活。”谈起一次次爱心活动,王玉鑫满怀深情的说。
工作中的王玉鑫
梦之变,是初心不改
2018年12月,王玉鑫再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部队改革,是回到家乡,还是留在边疆?此时,他想到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时的笑颜,毅然决然选择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工作再忙,即便加班至深夜,王玉鑫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总不会迟:打开电脑,收发学校老师和全国各地社会爱心人士的邮件,联系一次次爱心捐赠和帮扶活动。
2020年3月21日,王玉鑫向勐劈小学师生发放了募捐而来的热水桶、冬被、棉鞋等700余件新衣物,并为孩子们送上水果蛋糕。4月份,他带领爱心人士来到苏典乡邦别小学、勐弄乡楂子林村民小组和勐典小学,将新衣、凉鞋、文具等价值10余万元爱心物资发给了446名学生和60多户群众。
大爱无界,细流汇海。
多年来,王玉鑫通过“网络慈善”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数千名爱心人士捐赠的包裹,共募捐衣物、学习用品10万余件,图书余册,建立爱心图书屋8间,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30对,开展爱心资助活动50多次,受益范围从盈江辐射到德宏州芒市、陇川县10多个边境乡镇,惠及6000余名学生和困难群众。
工作中的王玉鑫
梦之盼,是再起征程
十年爱心路,千里助学情。
目前,作为守边民警的王玉鑫,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穿警服的“阿鑫”老师。“每次来学校看望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对知识渴求总是深深打动着我。”王玉鑫说。
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初心,每次利用到学校发放爱心物资的机会,向学生们宣讲法律法规,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鼓励学生做一个有梦想、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人。
“同学们,毒品有很多很多种类,危害巨大。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信别人。”今年开学第一天,王玉鑫来到勐弄乡喳子林小学的教室里,向学生们科普“笑气”“聪明药”“奶茶粉”等常见新型毒品种类,让学生们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知道如何远离毒品、保护自己。
“除了物质帮扶,精神层面更重要,让孩子们立志做一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年初,王玉鑫拓展了帮扶举措,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禁毒警务公益行动”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禁毒警务公益活动倡议,搭建了“法治宣传+捆绑资助”公益桥梁。
上一篇:云南严厉打击导游以“政府补贴”“支持边疆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