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从地缘边界上来说,属于国土疆域的边缘性地带。边疆从地缘上看远离国家中心行政区域,但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与周边国家对外交往和交流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已逐步转变为对外发展的前沿。“边疆集中了国家在时间、空间、历史与现实中的多重交叉,体现出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多样、问题复杂的特点,成为拥有多元地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历史的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①马大正:《中国边疆治理:从历史到现实》,《思想战线》2017年第4期。我国少数民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边疆,文化资源丰富,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事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和国家安全发展,意义深远。
一、文化资源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从文化资源的构成来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文化资源是指可被用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切对象,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各种文化必要条件;狭义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精神文化成果的构成形态。①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75页。从总体上说,文化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是以历史文化为传承载体,以文化作为表征形态,承载着民族价值观和文化生存方式的有机统一体。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就是运用灵活多样的协作手段,对一切可被利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构成形态进行管理、协调和控制,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目前,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文献,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例如,任冠文认为,“应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和通过法律保护的方式,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②任冠文:《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马晓京认为,“西部民族旅游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要保护民族文化,应树立文化认同观念,认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摸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家底,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当地人民群众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③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向延振以张家界土家族文化为例,认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加旅游产业优势的增长点,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④向延振:《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业优势——以张家界市土家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为例》,《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二是研究区域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来仪等学者以西部发开发为背景,探索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⑤来仪:《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走向市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刘新田认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应实现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⑥刘新田:《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分析与产业化开发对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东人达、陈笑胜在系统地总结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重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发展进行论证。⑦东人达、陈笑胜:《重庆民族经济文化资源开发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范波在分析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贵州旅游开发应注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在发展过程中强调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⑧范波:《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三是关注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形态。张建世、杨正文认为,“过度的商业性开发,直接导致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衰退。为确保传统工艺文化有效传承与保护,应确立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⑨张建世、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综上,目前学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可按照研究的范围,分为全局性、区域性以及个别性研究为主。但在以上研究中,单独将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的还较为欠缺。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不但体现在地理环境上,还表现为少数民族种类繁多、文化资源丰富以及边疆既边远又前沿的双重属性。
上一篇:云南边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以边疆五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