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以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探索尤为重视,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其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指明文化建设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文化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与此同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为内核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广大农村地区有条不紊地推广、开展,其中“乡风文明”强调的便是指文化建设,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举措。

目前,云南省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借助边疆地区的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打造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澄江县作为滇中名城,更是响应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号召,发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推动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与创新融合。本文基于对澄江县非遗传承项目草狮子舞的田野考察,对海口镇非遗传承项目发展现状予以研究,发现传承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既有益于学术上的思考与探索,也能在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言献策。

一、从“富强”到“文明”:乡村振兴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一)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宜居”

从2005年“十一五”提出“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十三五”提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任务,再到2018年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的意见》,常态性地使用1号文件来强调农村问题,既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基层农村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对新时代农村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新规律、新任务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城乡一体化”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不断的农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集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未来趋势。从近年来党中央在农村问题上所提出的要求、所调整的政策中不难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加高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理念更加美好,内涵更加丰富,充分体现出“对新农村建设的延续、超越与升华,体现了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出发、再部署”。[4]

(二)从“美丽宜居”到“乡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示,[5]目的之一就是让农村居民能在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应该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同时,留住乡愁,充分体现每个乡村的特点,将原本的风貌更好地保留、传承下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较大进步,目前已基本实现脱贫,并达到小康水平,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同物质文明建设相差悬殊,而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的“乡风文明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需要。很多地区农村居民精神生活问题突出,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行其道,婚丧嫁娶之事喜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余常常闹出天价彩礼、高额嫁妆的消息。因此,党中央提出的“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的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乡村,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文化有所承担、有所作为,社会才会和充盈、包容善美,故而好的乡风、村风、民风既可以依靠世代相承达到人居环境的长治久安,又能通过互动缔结村社精神,在生活中沉淀文化的内生动力。

(三)从“乡风文明”到“民族文化”

上一篇:近现代边疆外文地方文献的整理选题与特点把握
下一篇:没有了